那年我在部队担任“上士”利用好每人每天045元的生活费

时间: 2024-06-18 18:30:17 |   作者: 灌装机系列

  七十年代的西藏部队,称给养员为“上士”,其称谓来源于50年代我军实行军衔制时期的保留称谓。那时基层连队连部一帮子(文书、给养员、卫生员、通讯员,工程部队还有材料员)人中间,其给养员、文书(兼军械员)授的军衔是上士军衔,所以称呼给养员就称“上士”。取消军衔制后,仍沿用原称谓,一是部队的传统习惯,二则是简洁顺口。取消军衔制后部队官兵的称谓实际上都很简洁,排长就是排长,没什么少尉排长、中尉排长之分;士兵就是士兵,没什么一级、二级之分。排长以上职务是干部,干部工资随职务变化而变化;副排长及其以下都是士兵,士兵服役没有工资、只有一点微薄的津贴。只要是同一年入伍的,不论你是战士、班长,还是副排长,其津贴都是一样的。在西藏部队服役第1年10元、第二年11元、第三年12元……。

  你到基层连队问上士是谁,或者问上士在不?战友们都知道你在找谁。如果问给养员在不?可能有相当部分战友还真不知道给养员是谁,因为平时间很少听说过给养员,只听说过“上士”。称给养员为“上士”,这种习惯称谓一直流传到笔者离开部队(1986年)时还在继续。

  给养员(上士)工作职责。给养员受司务长直接领导,主要是负责到团后勤请领粮秣、副食品、燃料、炊事用具及被装;外购蔬菜,日用百货(香皂、肥皂、牙膏、牙具、香烟);协助炊事班长调剂好连队伙食,及时清洗整理外购单据,按时向司务长结账。

  从生产班回到连队,从面对十来个人到面对170多个人,自己一片茫然不知所措。新的环境新的工作,一切都得从零开始。司务长看到我不知所措的懵懵懂懂的模样,就语重心长的教导我说:你知道成语“勤能补拙”吗?做好“上士”工作并非有多难,但心中必须得有一个“勤”字,得做到手勤、腿勤、眼勤、嘴勤才行。你没有当过炊事员,没有掌握必要的烹调技术,就得深入到炊事班去,和炊事班战友们打成一片,虚心的、主动的向他们学习请教,尽快的从门外汉变成为内行,让他们服你,否则,你的工作难度会增大。其二是要熟悉账目,熟悉军队财务管理制度,精打细算,正确运用好每1分钱的伙食费。第三是要多跑团后勤处军需、财务等股室,多向他们请教,得到他们对你工作的支持。第四是要廉洁自律,树立公心,对掌管的金钱物资不能有非份之想。你如果能按照我说的这些去落实,认真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,相信今后的工作不会太难。司务长对我的开导和要求,其实就是对我的期望与鞭策。他所说的“勤”实际上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“干”字,给养员工作和连队其他工作一样,归根结底就是一个“干”字。勤能补拙,干就有收获,不干就什么都没有。

  每天早操回来洗漱完毕,我就跑去炊事班做帮手,帮助抬饭,分菜。那时连队早、中餐都是大米饭,晚餐才是面食。早餐两菜一汤,中餐三菜一汤,菜都是按班分,后来才逐渐形成打单份。早餐后帮着清洗厨具餐具,打扫卫生。然后就是和他们一起辟柴禾、洗菜、切菜、压面条、揉面等什么活都干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,炊事班弟兄们认为我是一个干实事的人,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认可,相互的情感也慢慢的得到了加深。至此也给了我一个启迪,给养员工作是天天和炊事班打交道,炊事班如果瞧不起你、特别是炊事班长不配合你的话,你真有可能就倒霉了。你如果在那里指手划脚、说三道四,什么也不干、什么事也不会干,谁买你的账?从某种情况下说,很多时候你都还得将就、顺从下炊事班长,不能轻意的去“得罪”他们。在任职给养员的两年时间里,我和几任炊事班长相处的都还算不错,后来成了非常要好的铁哥们。

  七十年代初,西藏部队基层连队条件普遍都较为艰苦,我们部队又是新组建的工程兵部队,连队无家底,工程项目施工任务重,劳动强度大,食量大,要管理好连队170多人生活起居非常的不容易。司务长、上士、炊事班长等伙食管理人员至少要做好三件事:精打细算,用较少的钱办更好的事;敢于创新,积极发展副业(种菜、养猪);敢于吃苦,赋有牺牲奉献精神。

  曾记得当时每人每天只有0.45元的伙食费,后来多次调整,到1975年时增加到了每天0.6元,加0.1元国防施工补助,每人每天就0.7元的伙食费(连队干部也是按战士生活费标准交纳每天0.6元,国防施工补助0.1元,合计也是0.7元。当时的排职干部月工资72.80元,扣18元伙食费后实发54.80元)。这个生活水准与当时全国的生活水准相比较,西藏部队的伙食标准已经很高了,和西藏地方相比,也好了许多。但当时西藏的物资匮乏,有钱买不到东西。部队实行供给制,主副食都是团后勤按定量配发,蔬菜则是各连队自己种一部分,不足部分自己联系农场购买。

  主食:大米、面粉。主食每人每月45斤,在这45斤主食中包括大米60%、面粉40%。面粉又分标准粉、富强粉(上等的精面粉)和西藏地方面粉(可能是生产的基本工艺的缘故、磨的粗糙,部队不喜欢吃),标准粉比例占80%,西藏面粉不多,富强粉量很少。

  副食:每人每月1.5斤植物油、4/6斤肉类,罐头为主、也配有少量腊肉、香肠,逢年过节时供应一点冻肉。豆类也是按标准供应,主要是黄豆,绿豆和大豆。同时还供应有皮蛋、粉条、蛋粉,花生米等,都是定量标准供应。

  蔬菜:西藏的蔬菜品种较少,主要就萝卜、莲花白菜、山东白菜和土豆四大菜为主菜,其它也有窝笋、红萝卜、波菜、小白菜、辣椒等。1月到5月是枯菜季节,这三四个月没有新鲜菜品,只能吃连队储存的蔬菜。假如没有储存蔬菜就只有吃“粉条、豆筋、蛋粉、海带和压缩干菜”(豆筋、蛋粉本是好东西,但餐餐都吃同样的一种菜,时间稍长就感觉厌烦了)。5月份才能见到少量的波菜、小白菜;8月份才能吃上窝笋,土豆、莲花白菜。

  燃料:团后勤按人/月供应60斤左右燃料用木柴,木材按车计算,标准重量为4吨,其实多数都不足4吨。燃料用木材和主副食品同样重要,有了主副食没有燃料,同样做不出可口的饭菜来的。

  如何在这有限的条件下,让全连干部战士吃饱吃好,是检验司务长、给养员及分管生活的副连长的管理能力了。如何用好上级拨付的每1分钱,用较少的钱办更好的事;怎么样才可以在团后勤领到足够的主副食品和燃料用木材,这些都是摆在连队伙食管理人员面前的必修课,要考出好成绩,不仅要做足功课,还必须得付出汗水与心血。

  为了充分的利用好每人每天那0.45元生活费,怎么样才可以做到花最少的钱为大家改善好伙食,能够说是成天挖空心思在琢磨。司务长召集炊事班长石荣宽、副班长张松座谈,让我们想办法学习做豆腐,生豆芽,磨豆浆。同时研究怎么样扩大生猪养殖,做到春节、端午节、建军节、国庆节有肥猪宰杀,最好是每个月都有肥猪出槽。经过炊事班全体同志近半月的刻苦努力,反复实践,豆腐、豆浆成功送上餐桌。在日后的两年时间里,生猪养殖发展也很不错。餐桌上的红烧豆腐非常可口,豆浆加上白糖是馒头的好伴侣,深受连队干部战士的欢迎!这好评的背后,是炊事班全体同仁的艰辛与汗水。

  那个年代整个社会都没有今天这样发达,西藏部队条件较为简陋,绝对没有豆浆机、和面机什么的,炊事班压面条、磨豆腐、洗菜切菜,淘米,和面,做馒头,炒菜都是纯手工操作。高压锅5格子饭重量近百斤,炊事员必须站在灶台上才能把米饭从高压锅里面提出来,劳动力差的还提不出来。炊事班几个人每天做170多人的饭菜,实际上也是非常辛苦的。

  特别是值班起早人员,早上4.30分钟迎着闹钟铃声就必须起床,寒冬时节早上4点过起床冷的人打颤,穿着皮大衣都冻的发抖。但这是职责所在,再苦再难也必须得扛住。因为他们深深的懂得,这点苦和战争年代的先辈们相比较,真的算不了什么,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。真正的成功人士都吃过苦流过泪,都经历过艰辛才有日后的辉煌,“扛住了,就赢了”。

  制作豆腐完全是按四川农村家庭作坊模式和制作的过程制作。首先是将无虫蛀、无霉变的黄豆加水浸泡两、三天时间,使黄豆充分膨胀,用手轻捏就能成粉沫状态时就将浸泡水倒掉,换成清洁水进行研磨,研磨的越细腻越好。然后将研磨好的豆浆倒入过滤器中过滤,我们用的过滤器实际上也是四川农村老家做豆腐时用的“滤帕”。所谓“滤帕”就是用一块大白布用尼龙绳将四角套牢,然后用木棍支个三角架,将磨好的豆浆倒入“滤帕”进行过滤,过滤后豆浆制作豆腐,豆渣用作养猪饲料。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“锣锅”中加热至80 ℃,边加热边搅拌,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“胆水”或“石膏水”,等待有白色絮状物产生时便停止加热,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时,静等15至20分钟左右,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面,用有一定重量的物品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,搁置大约半小时多一点时间,少数的成型豆腐就制作出来了。可能是我们制作手艺不精或者是西藏的特殊气候原因所致,我们当时的最好成绩就是1公斤黄豆制作2.5公斤豆腐。虽说手艺不怎么样,但也深受连队干部战士的喜爱,要知道,那时的西藏基层连队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、吃上一碗鲜嫩的热豆腐非常不容易。

  部队是一个大家庭,成员来自五湖四海。我们连队的干部和老兵绝大多数都是北方人居多,新兵全是南方人,北方人和南方人生活习性完全不一样,南方人喜爱米饭喜爱麻辣,北方人则喜爱面食喜爱清淡。连队生活安排时就必须得照顾到南北方战友的生活特点,注重米饭和面食的搭配。我们连队周一到周五,早上中午两餐安排米饭,晚上都会安排面食,晚餐安排面食是西藏的天气特征情况所致。晚餐的面食会采取馒头稀饭、豆浆,包子稀饭、面条,面块、油条轮着来,如果周一是馒头、那么周二就是包子(罐头加白菜)、周三油条,周四馒头、周五就是面条,每周至少5餐面食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了。大米饭多了、四川人高兴,北方人就要骂娘;面食多了,北方人高兴,南方人呢?同样要骂娘,生活搭配不均将引发不少矛盾,我们很注重这些细节。

  那个年代吃肉就叫“打牙祭”,一个礼拜只有一次机会,一般安排在周四的中午。全连一餐两筐腊肉,计80斤,但实际上也是缺斤少两的。在煮肉时,香气四溢,很远都能闻到那个味道。煮肉时炊事班为防“馋猫”溜进厨房,必须关着门煮,不到开饭时间是不会开门的。有次遇到管生活的副连长到炊事班,也没有进到厨房,生气回到连部,晚上把炊事班长、副班长“请”到连部,说炊事班关着门不让人进是在搞小动作,狠狠的教训了一翻。

  平时间每餐只能是菜油加罐头炒菜,每天约8斤菜油、15/6个罐头,具体到每餐每个菜里就非常的少了。菜分到每个班的菜盆里,看到的基本上全是菜,罐头肉很少,伙食之差难以言表,但比我们当农民时的伙食还是好了很,至少炒菜用的是油而不是清水。每盆菜吃完了后剩的那些油汤,很少有倒掉的,大多数都是被战友们用来泡饭吃了。

 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,是部队的光荣传统。每餐开饭之前,都要整队集合唱军旅(革命)歌曲,要求歌声嘹亮,有时唱的不好还要重唱。歌曲都是简短、雄壮而赋有节奏的那些军歌。唱得最多的就是《打靶归来》、《我是一个兵》、《我参加》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等歌曲。

  那时连队没有食堂也没有餐桌,唱完歌后就一个班围在一起,全蹬在地上用餐。我们连队那时是12个班,早餐两菜一汤,中餐三菜一汤,饭菜都是炊事班用面盆分好了的,唱完歌各班就开始端饭端菜。全连170多人集体就餐,吃饭时很少有人说话,更没什么喧哗声,只能听到吃饭的咀嚼声,竹筷或钢勺与碗、盆撞击时发出的叮当声。战友们用餐时大家蹬立的也很整齐,也许是没有板凳坐的缘故,用餐速度很快,十来分钟就结束了,彰显了军人快速反应的作风。

  每年10月是收菜储存的季节,储存的主要菜品有萝卜、土豆、莲花白菜和山东白菜。萝卜储存有点象内地农村储存红苕那样,在合适的地方(选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干燥、远离流水、污水)挖一个约3到4米长、2米多宽、1.5/2米左右深度的土坑,放一层萝卜、垫一层土,一般放3层到4层,放完最后一层萝卜后,要安装透气孔,再盖上约1米厚的土就算储存好了。莲白和山东白菜则是在操场上晒干水分,一般要凉晒3到4天,然后放进室内的菜架上,蔬菜储藏室要求干燥且通风好,11月到次年4月就是吃储存的菜。如果没有储存好而烂掉了,那就只好天天啃干菜。天天啃干菜的日子肯定是艰难日子,司务长、上士、炊事班长三天可能就有两天要挨骂,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是天天挨骂。

  燃料时有短缺发生,连队170来人吃饭,团后勤处供应我们连队燃料用木材每人每天就2斤,全连燃料用柴就只有300多斤,每车按4吨计算,一个月2车燃料用木材,根本就不够用,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?非常的不容易,还真得感谢几任炊事班长、副班长。特别是石荣宽战友当炊事班长时,为连队做了很多工作。石荣宽是从修建“襄渝铁路”回乡参军的,在修建“襄渝铁路”时表现优秀,光荣入党,担任过“襄渝铁路”民兵排长,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榜样示范作用。在制作豆腐、节约燃料两项工作中功不可没。这两项工作曾经得到过团后勤处相关领导的格外的重视,团后勤处李副处长、刘副处长,军需股张兴俊股长曾两次带领驻各连队司务长、上士到我们连队召开现场观摩大会,我们连队的炊事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。团后勤供应我们连队人均2斤柴禾,我们只用1.5斤,全连每天就可节约80斤的木柴,5.30工地有10多个连队,全团累加起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两次现场观摩会的成功召开,给连队带来了殊荣,连长指导员那几天脸上明显的增添了不少笑容,有时晚上还到炊事班和炊哥们聊天拉家常。现场会给我们的是表扬,留下的却是艰辛,保持荣誉非常不易。

  工地上没有自来水,吃水是油罐车送,时断时续,很难保证一日三餐的作息时间。后来通过协调连队给焊接了一个大水箱,由配属的施工车拉水,夏天没问题,冬天来临小河结冰了,拉回来的全是冰块,用冰做饭,那点燃料用木材哪里得够?好在75年夏天部队改用燃油灶,情况就好多了。

  西藏的气候很特殊,在冬天做馒头、压面条、面块都是很辛苦的事情。那时候部队的条件都不好,工程项目施工连队当然就更差了些,没有和面机、馒头机之类的设备,也没有酵母粉之类的化学配方。每次蒸馒头都要留一些老面,做出来的虽说都是纯正的手工“老窖”馒头,但要保证她天天纯正却很不容易。做“老窖”馒头非常讲究工序,晚上吃馒头,早上就要把“窖头”面和好,而且还须把面盆放进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锅里面加热才能发酵,否则你是做不出馒头来的。发酵后的面会有浓浓的酸味,去除酸味须加入一定量的食用碱进行调和。做手工馒头算是个技术活,添加食用碱很关键,添加食用碱一是看“老面”发酵程度,二就是凭借自己的经验。“窖头”的发酵程度和加碱量有着千丝万娄的关系,要想做出理想的馒头,还非得下点功夫才行。气温,“老面”发酵程度和加入食用碱数量都非常考究。大家也许知道,在内地做馒头一般是1斤面用5克碱,在西藏由于气候原因,特别难找到准确而不变的参数,只能根据馒头发酵的程度来定,特别不好把握。如果发酵的时间长,发酵“过头”就要多加一点食用碱,如果没发透食用碱就要相应少放一些。碱加重了就可能做成“军用馒头”,食用碱轻了做出来的可能就是“死面疙瘩”。无论是“军用馒头”还是“死面疙瘩”,都是炊事班的耻辱、都可能会到连部“背书”。遇到这一种事情发生,炊事班长就会感到头大。揉面也是非常有讲究有诀窍的,面揉得越久越筋道,做出来的馒头香味也越浓;最低标准是揉到面团不沾手,面团的表面揉得越细腻越光滑,蒸出的馒头就越漂亮。馒头上锅还得有讲究,部队都是使用高压锅蒸馒头,每个高压锅放5个蒸格,5笼馒头放进高压锅后,要先让它预热5分钟,然后才上高压锅镙丝,盖上安全阀,先要用大火让蒸笼迅速上气(快速增加热度),蒸约8分钟时间后就不用再加热了,再闷上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开笼了。

  西藏的冬天,气温低至零下10多度到零下30多度,压面条非常的艰辛,很难制作成功。我们好多时候在制作面条时,做出来的结果都不是面条,最后都做成面块了。气温太低时,压面机压出的面条最容易折断,很难成型,有一些时候甚至是压着压着就自然成冰块了。今天的内地多好啊,买些水面或者干面放着,任何一个时间里吃都可以,可那时的西藏没这个条件。

  我担任给养员1年时间,司务长就调营部任管理员了。司务长调离后,那就叫“火石落到脚背上”了,这时自己才真正意识到有司务长的日子是多么的“阳光”,多么的幸福!司务长调走了,所有那么一大摊子事全落到自己身上,司务工作如何推进?给了自己极大的考验和挑战。

  没有司务长,要靠自己管好这170多人的伙食还真不容易。司务长刚调走没几天,炊事班长石荣宽又任排副去了,新的炊事班长窦远明、副班长陈景友虽说能干聪明,但必竟是新手,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?自己首先是给炊事班定规矩,值班管理、卫生管理、食谱安排,伙食调剂等都提前做出具体的预案,让各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,该怎么干。其二是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,要求炊事班做到的规范自己首先做到,起好表率作用。

  由于有司务长在连队打下的基础,看似很难办的一些事情,结果运行的还相对顺利,虽说付出了很多的辛劳,但总体感觉还是很值得的。

  七十年代的西藏,各类生活物资供应是比较紧缺的,部队上日用百货也不例外。牙膏、肥皂都是按人供应,在百货商场买牙膏时还得用旧牙膏皮交换才能卖给你新的牙膏,否则就买不到。我那时还算有点运气,在市百货公司认识了一位小组长,一来二往熟悉了,连队牙膏、肥皂就不缺了。那时候连队供应的大多数都是《中华牙膏》,而我们连队却有“美加净”、“留兰香”之类的极品牙膏,轰动效应使附近其他连队的老乡、战友也来我们连队买牙膏、肥皂,我这个给养员的名气也渐渐开始“出墙”了。

  两年的“上士”工作,在司务长的正确领导下,在炊事班战友们的全力支持配合下,各项工作顺利推进,仓储物资不断丰富,生猪养殖不断刷新。自己在这两年中收获也很丰厚,学会了切菜、和面揉面擀面、做馒头、包子、水饺,炒菜也能应付,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。后因工作需要,自己被调去团后勤处生产股服役。两年的“上士”工作,有过收获亦有过辛酸,可完全自豪的说,任职两年的“上士”工作说不上十分优秀与精彩,但至少也是称职的、合格的,留给连队干部战士的印象是“为人忠厚,做事踏实”。

  雪域浪人:本名龙建春,1972年12月入伍,曾在西藏军区56190部队服役。1986年12月转业重庆永川税务部门工作至2014年退休。在这古稀之年,倍感自豪是生命中拥有当兵的历史,最骄傲的还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。